季札赠剑
《新序》〔两汉〕
季札将使于晋,持宝剑而行,过徐君。徐君观剑,不言而色欲之。季子为有晋之使,未之献也,然其心许之矣。反,则徐君已死矣,悔之,于是解剑致嗣君。嗣君曰:“先君无命,孤不敢受。”季子乃至墓,以剑县徐君墓树而去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季札将要出使晋国,拿着宝剑出行,经过徐国。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,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,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。季子因为要出使晋国,没有献上剑,但是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。季子返回时,徐国国君已经死了,徐国国君却已经去世,季札很后悔,于是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。继位的徐国国君说:“先君没有留下遗命,我不敢接受宝剑。”于是,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离开了。
注释
季札:春秋时吴国公子;吴国在今江苏苏州市一带。
晋:晋国,晋国在今山西、河南一带。
徐君:徐国国君。
为:因为。
许:答应。
简析
本文讲述了季札赠剑的故事,季札因徐君喜爱自己的宝剑而承诺赠剑,后徐君去世,季札仍坚持将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,以兑现心中的承诺。故事通过季札的行为,展现了诚信、守信、友情和尊重等美好品质的重要性。
迢迢牵牛星
佚名〔两汉〕
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。
纤纤擢素手,札札弄机杼。
终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。
河汉清且浅,相去复几许。
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。
季札挂剑
《史记》〔两汉〕
季札之初使,北遇徐君。徐君好季札剑,口弗敢言。季札心知之,为使上国,未献。还至徐,徐君已死,于是乃解其宝剑,系之徐君冢树而去。从者曰:“徐君已死,尚谁予乎?”季子曰:“不然。始吾心已许之,岂以死倍吾心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