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杂诗
吴均〔南北朝〕
山际见来烟,竹中窥落日。
鸟向檐上飞,云从窗里出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,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。
鸟儿从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,洁白的云儿竟然在窗户间穿进穿出。
注释
山际:山边;山与天相接的地方。
烟:指山里面的雾气。
竹中:竹林丛中。
窥(kuī):从缝隙中看。
檐(yán):房檐。
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,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张永健,王芝主编 .中外名诗三百首 :长江文艺出版社 ,1990.10 :14-15 .
2、
王运熙著 .历代诗歌浅解 :复旦大学出版社 ,1999年09月第1版 :55 .
赏析
本篇是诗人吴均《山中杂诗》的三首之一。作品通过对山居小屋悠远、静谧的环境描写,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,热爱自然的闲适自在的心情。
“山际见来烟。”“这里的山际”说的是目所能及的山与天相接的地方,写的是极目远望之处。“来烟”,写的是诗人远望所见的动感物象,即远远地看见岚气云烟从天边飘来,这一描写有力地再现了山居小屋环境的深邃和悠远,给人创建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幽深神秘的美感想象空间。
“竹中窥落日。”这句的“竹中”,从一个“窥”字可以看出说的应该是竹林的空隙,“落日”就是诗人从竹林的空隙中“窥”见到的明亮清新的一个动感物象。从这个“窥”字我们不难看出,诗
简析
《山中杂诗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此诗前两句描写环境背景和氛围;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的景物,巨细相衬,形象生动。全篇句式齐整,运用工整的对偶,节奏疏宕谐婉,语意转折灵活;以素笔淡墨,描写了深山幽丽的自然景色,流露出诗人喜爱山水的生活情趣和恬淡超然的闲居之乐,调动了多种感官,读来使人如临其境,令人悠然神往。
吴均
吴均(469年—520年) ,字叔庠,南朝梁文学家、史学家,吴兴故鄣(今浙江安吉)人。出身贫寒,性格耿直,好学有俊才。吴均既是历史学家,著《齐春秋》三十卷、注《后汉书》九十卷等;又是著名的文学家,有《吴均集》二十卷,惜皆已亡佚。 152篇诗文 77条名句
长安何如日远
《世说新语》〔南北朝〕
晋明帝数岁,坐元帝膝上。有人从长安来,元帝问洛下消息,潸然流涕。明帝问何以致泣?具以东渡意告之。因问明帝:“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?”答曰:“日远。不闻人从日边来,居然可知。”元帝异之。明日集群臣宴会,告以此意,更重问之。乃答曰:“日近。”元帝失色,曰:“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?”答曰:“举目见日,不见长安。”
估客乐四首
释宝月〔南北朝〕
郎作十里行,侬作九里送。
拔侬头上钗,与郎资路用。
有信数寄书,无信心相忆。
莫作瓶落井,一去无消息。
大艑珂峨头,何处发扬州。
借问艑上郎,见侬所欢不?
初发扬州时,船出平津泊。
五两如竹林,何处相寻博。